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淮海地区新育成大豆品系SSR标记多样性分析 收藏

黄淮海地区新育成大豆品系SSR标记多样性分析

SSR Marker Diversity of Newly Developed Soybean Breeding Lines from Huang-Huai-Hai Region

作     者:金尚昆 朱玉萍 缪依琳 孔可可 孔杰杰 赵团结 JIN Shang-kun, ZHU Yu-ping, MIAO Yi-lin, KONG Ke-ke, KONG Jie-jie, ZHAO Tuan-jie

作者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综合)/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出 版 物:《大豆科学》 (Soybean Science)

年 卷 期:2018年第37卷第2期

页      面:173-178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项目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610307015)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项目(JCIC-MCP) 

主  题:大豆 新品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摘      要:分子标记基因型分析是作物品种多样性评估、优异种质发掘与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60个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以黄淮海地区新近育成品系为主的284份大豆材料进行基因型分析,以揭示我国黄淮海地区近期大豆育成品系的遗传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群体中,60个标记共检测出363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平均有6.05个;PIC指数变异范围为0.297~0.849,平均为0.614。黄淮海地区大豆新品系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为5.75,PIC指数平均为0.604,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不同省区中,北京、河北材料多样性最高。基于SSR数据的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5大类,聚类结果与品系的地理来源相关。进一步选出8对SSR引物能够区分供试材料,可用于构建指纹图谱。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