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颈部Castleman病临床影像学表现 收藏

颈部Castleman病临床影像学表现

作     者:李子彦 李振龙 庄雄杰 张鹏 张雷 

作者机构: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福建厦门361003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厦门中医院放射科福建厦门361009 

出 版 物:《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Chinese Imagi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年 卷 期:2012年第10卷第6期

页      面:514-517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巨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摘      要:目的:探讨颈部Castleman病(CD)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CD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8例行CT检查,其中7例行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与MRI检查,将CT、MRI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按Frizzera标准分类:10例颈部CD患者,局灶型7例(透明血管型6例,混合型1例);多中心型3例(浆细胞型2例,混合型1例)。局灶型大多为透明血管型,CT表现为单发、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周围伴或不伴有子灶或卫星灶,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与颈总动脉同步,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弱,边缘斑点或条状小血管;MRI亦表现为单发异常信号,呈等T1稍长或长T2信号,强化方式同CT增强扫描,边缘多有索条状迂曲流空血管,2个病灶内有裂隙征,呈延迟强化。多中心型CD的影像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早期轻度强化,晚期中度强化。结论:颈部CD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透明血管型CD具有一定影像特征,尤其动态增强扫描对其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浆细胞型CD则缺乏特征表现,确诊尚需免疫组织病理学检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