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吸氧去氮的正确操作及其安全隐患的探讨 收藏

吸氧去氮的正确操作及其安全隐患的探讨

Implications of inadequate preoxygenation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strategies

作     者:刘宗玉 熊国强 李玲玉 彭勇刚 LIU Zongyu;XIONG Guoqiang;LI Lingyu;PENG Yonggang

作者机构: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172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附属Shands医院麻醉科美国佛罗里达州32610 

出 版 物:《麻醉安全与质控》 (Perioperative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ce)

年 卷 期:2018年第2卷第3期

页      面:123-12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7[医学-麻醉学] 10[医学] 

主  题:吸氧去氮 无通气安全时限 

摘      要:吸氧去氮也称作预充氧,是指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呼出肺内的氮气,最大限度的替代肺内的氮气,从而增加氧储备,目的是延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为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赢得更多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是指停止通气后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降至90%以下所用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判断的依据是氧解离曲线,根据氧解离曲线,血氧分压60 mm Hg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90%,此时血液的携氧能力较好,能为组织提供足够的氧气,不会发生低氧血症。在有效的吸氧去氮前提下,全麻患者可以耐受更长的无通气时间,对于通气困难、插管困难、肥胖、老年人、小儿、肺部疾病等患者有着非常明确的使用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