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局部低温对失血性休克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收藏

局部低温对失血性休克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Effect of regional hypothermia on 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a rabbit model of hemorrhagic shock

作     者:兰凯 赖西南 张良朝 翁昌梅 鲁开智 甯交琳 Lan Kai;Lai Xinan;Zhang Liangchao;Weng Changmei;Lu Kaizhi;Ning Jiaolin

作者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手术麻醉科重庆市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42 

出 版 物:《中华麻醉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2期

页      面:230-23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7[医学-麻醉学] 10[医学] 

基  金:全军“十二五”后勤科研重点项目(BWSl3L019) 

主  题:低温 人工 休克 出血性 再灌注损伤 四肢 

摘      要:摘要:目的 评价局部低温对失血性休克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体重2.0- 2.5 kg,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局部低温组(RH组).I/R组和RH组使用7.62 mm滑膛枪0.25 g钢珠弹射击左后肢大腿中下1/3肌肉丰富处.致伤后待血压稳定30 min时,经右股动脉以2 ml/min的速率抽血,直至MAP降至45 - 50 mmHg.稳定10 min时,使用橡皮管止血带结扎左后肢根部.RH组在使用止血带后对伤肢进行降温4h,维持皮下温度9-11℃.止血带使用4h后恢复灌注6h.分别于股动脉/静脉置管术后即刻(T0)、再灌注2、4和6 h(T1-3)时,经右股动脉取血样,行血气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2和IL-6的浓度.于T3时处死动物,取右肺下叶边缘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结果 与S组比较,I/R和RH组T2,3时呼吸频率升高,PaCO2降低,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升高,T1-3时血清TNF-α、IL-2和IL-6浓度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H组T22时呼吸频率降低,PaCO2升高,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降低,T1-3时血清TNF-α、IL-2和IL-6浓度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 局部低温可减轻失血性休克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