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出 版 物:《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39卷第6期
页 面:501-50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295、81530008、81370611、81600098、81270585)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6JCQNJC1140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6-I2M-1-001) 协和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主 题:嗜酸粒细胞增多 白血病, 嗜酸粒细胞, 慢性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靶向测序
摘 要: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分子学特征。方法对24例伴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及62例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患者进行靶向测序,利用权威数据库进行变异注释及氨基酸突变分析,推测可能致病性突变。结果17例(71%)CEL患者检出37种克隆性异常,但未发现重现性突变位点及热点突变区域,19例伴PDGFRA重排患者未检出致病性突变,2例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伴FGFR1重排患者及1例进展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伴PDGFRB重排患者分别检出ASXL1、RUNX1和NRAS的致病性突变。49例(71%)HES患者检出102种克隆性异常,主要热点突变区域包括:CEBPAExon1、TET2Exon3、ASXL1Exon12、IDH1Y208C和FGFR3L164V。其中2例经伊马替尼单药治疗获得血液学缓解的HES患者分别检出CRRLF2P224L和PDGFRBR370C点突变。结论伴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的CEL致病因素单一,疾病进展可能有其他突变参与。HES可能由具有热点突变区域的多种基因参与致病,部分突变位点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