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白血病诊疗中心天津300020
出 版 物:《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39卷第6期
页 面:471-47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430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0159) 天津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15ZXLCSY00010) 协和青年科研基金(201732002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CIFMS2016-12M-3-004)
摘 要:目的分析巩固化疗期间伴发革兰阴性菌(G-菌)血流感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抗感染疗程对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6年1月入组“依据危险度分层对急性髓系白血病优化治疗的研究临床试验的591例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流感染资料,将其中巩固化疗期间发生G-菌血流感染且持续发热时间〈7d的114例次血流感染(89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抗感染疗程对感染转归的影响。结果114例次血流感染发生时,患者中位ANC为0(0-5.62)×109/L,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持续的中位时间为9(3~26)d,抗感染治疗的中位时间为7(4—14)d。抗感染疗程≤7d与〉7d组比较,停药后3d内再发热比例、再次发生相同菌株血流感染比例分别为1.2%对3.0%、18.5%对2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22,OR=0.400,95%CI 0.024—6.591;P=0.741,OR=0.844,95%CI 0.309—2.307)。同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7d及30d内感染相关死亡。且倾向性评分平衡患者特征及用药差异因素后,抗感染疗程≤7d较〉7d组再次发生相同菌株血流感染比例仍无明显增高(P=0.525,OR=0.663,95%CI0.187—2.352)。结论对于巩固化疗期间伴发G-菌血流感染的AML患者,若发热时间〈7d,敏感抗菌药物治疗7d后停药并不增加停药后3d内再发热,粒缺期再次出现相同菌株血流感染及感染相关7d、30d内死亡风险。提示短疗程抗感染方案可以成为巩固化疗伴发G-菌血流感染AML患者感染控制情况下合理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