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QRS间期影响左心室电极电延迟与心脏再同步治疗长期疗效的相关... 收藏

QRS间期影响左心室电极电延迟与心脏再同步治疗长期疗效的相关性

作     者:樊晓寒 华伟 陈柯萍 孙欣 杨新伟 郑黎辉 张澍 

作者机构: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0037 

出 版 物:《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年 卷 期:2013年第S1期

页      面:141-14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心室电极 延迟 心脏再同步治疗 长期疗效 患者 左束支传导阻滞 非缺血性心肌病 左室射血分数 体表心电图 重构逆转 心脏超声 术后随访 室内阻滞 平均年龄 基线 植入术 相关性 电传导 大振幅 程控仪 

摘      要:目的:左心室电极电传导延迟(LVLED)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左室重构逆转改善有关, QRS间期是否影响LVLED与CRT长期疗效的相关性却少有研究。 方法:入选2012-01至2013-01在我院成功进行CRT-P/D植入术的93例患者,共有81例患者完成15±3月的随访。平均年龄(60.1±10.4)岁,72%为左束支传导阻滞(28%为室内阻滞),80%为非缺血性心肌病,37.5%为女性,平均QRS间期(165.1±22.5) ms。根据患者基线QRS间期分为宽QRS组(≥150 ms)(n=61)和窄QRS组(150 ms)(n=20)。所有患者在术后即可至1周内测量LVLED,即用程控仪同时记录自身心律状态下体表心电图QRS起始至左室电极末端电位(tip to can)最大振幅处作为LVLED。基线及术后随访心脏超声及临床情况。CRT反应定义为左室射血分数≥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