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儋州571737
出 版 物:《华东昆虫学报》 (Entomologic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年 卷 期:2011年第18卷第3期
页 面:198-204页
学科分类:090403[农学-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 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主 题:棉铃虫 阿维菌素 抗性选育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摘 要:为了了解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机理,用阿维菌素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进行了抗性选育,并对选育的27代棉铃虫解毒酶的活性进行了检测.选育从F0至F21代,抗性缓慢波动上升,达到选育前的121.19倍;F0至F27代抗性迅速增长,达到选育前的821.73倍,抗性发展趋势呈现S型曲线.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没有明显的影响;羧酸酯酶(CarE)活性,F27是F0的2.52倍(α-NA)和2.83倍(β- NA),从20开始,活性在较高水平上波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F27是F0的2.12倍,且从F16开始,活性在较高水平上波动.选育的抗性品系,增效醚对阿维菌素增效6.77倍.上述结果说明棉铃虫对abamectin的抗性机制也涉及MFO、GSTs、CarE等多个酶系统,但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