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2-2016年南京市异地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行趋势分析 收藏

2012-2016年南京市异地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行趋势分析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cases from other cities in Nanjing 2012-2016

作     者:黄琦敏 Huang Qimin

作者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江苏 南京 21003 

出 版 物:《医药前沿》 (Yiayao Qianyan)

年 卷 期:2017年第7卷第32期

页      面:20-21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主  题: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 异地AFP 监测 年估计变化百分比 

摘      要:目的:评价南京市2012-2016年异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发病特征及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提升监测管理水平.方法:对南京市2012-2016年异地AFP病例,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分析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6年南京市外省或本省外市的异地AFP病例共有100例,安徽省最多(50.00%),集中分布在0~4岁小年龄组(61.00%).采集到双份合格粪便标本的为70例,占总比例数的70.00%.结论: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低主要是由于异地病例来南京就诊较晚,错过了采集合格便的时限.为提高合格便采集率,首诊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报告后尽快采集便标本.此外,南京市还需继续加强异地AFP病例监测管理质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