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食蟹猴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的建立及习得规律研究 收藏

食蟹猴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的建立及习得规律研究

Establishment of delay eyeblink conditioned reflex and the acquisition rule in cynomolgus monkey

作     者:李蕊 严芳 杨颖珊 洪传绪 陈冠人 吴海英 田朝阳 隋建峰 吴冰 Li Rui;Yan Fang;Yang Yingshan;Hong Chuanxu;Chen Guanren;Wu Haiying;Tian Zhaoyang;Sui Jianfeng;Wu Bing

作者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康复科贵阳550001 海南金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口571100 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口570311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教学实验中心重庆400038 

出 版 物:《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

年 卷 期:2016年第25卷第3期

页      面:198-20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1249)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90号) 

主  题: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 食蟹猴 习得率 

摘      要:目的:探讨无创条件下建立食蟹猴的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 DEC)模型的方法并分析其行为习得规律。方法6只成年雄性食蟹猴,实验时利用特制猴椅进行清醒固定,其头部可自由活动,以500 ms、80 dB的纯音作为条件刺激( CS),100 ms、5 psi的束状氧气流刺激角膜作为非条件刺激( US),通过CS、US的反复配对训练其建立DEC,每个训练期120次,每日两个训练期。在此过程中,使用红外线反射探测法记录食蟹猴的眼睑活动,并对条件性眨眼反应( CR)、惊吓反应( SR)数据进行离线分析。结果6只食蟹猴中有4只完成了全部的DEC的训练过程,其中有3只动物成功习得DEC,CR率均值在最后一个训练期达到(64.67±2.00)%,(P0.01);有1只动物仅在第1个训练期表现出较高的习得率(85.00%),而后每个训练期的CR率都很低,均值仅为18.16%,未能成功建立DEC模型。4只食蟹猴的SR发生率均较低,平均值为5.47%。结论虽然食蟹猴的DEC行为训练易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无创和适当制动的条件下,食蟹猴可以成功建立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