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演进态势及驱动因素 收藏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演进态势及驱动因素

The mutual evolu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作     者:何则 杨宇 宋周莺 刘毅 HE Ze;YANG Yu;SONG Zhouying;LIU W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地理研究》 (Geographical Research)

年 卷 期:2018年第37卷第8期

页      面:1528-154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636)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A0602800) 

主  题: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弹性脱钩 LMDI 人地关系 

摘      要:能源要素作为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组成,其作用随着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能源利用结构与经济发展等随之演变。采用弹性脱钩指数和广义LMDI方法,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能源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GDP增长都呈现指数型增长曲线,且两者的增长态势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煤炭和石油仍然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弹性脱钩状态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前二者之间的关系整体表现为弱脱钩的相对乐观状态。(3)不同类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近年来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清洁化转型,天然气、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为拓张负脱钩或拓张连接状态。(4)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中,能源强度是能源消费量降低的最主要因素;投资拉动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土地效应是推动能源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为35.65%。产业结构效应、劳动力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整体贡献在15%左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