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M.Sechenov First Moscow State Medical University
出 版 物:《中国公共卫生》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年 卷 期:2018年第34卷第8期
页 面:1177-1181页
摘 要:目的调查大学生在初中阶段遭受的校园欺凌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合大学生的主观选择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于2017年9—12月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9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其初中阶段遭受校园欺凌情况,并从自身视角出发选择有效的防制措施。结果调查对象中共148人(15.60%)遭受过校园欺凌,其中男生84人,女生64人。性别(χ2=16.772,P=0.00)、单亲家庭(χ2=8.185,P=0.004)与遭受欺凌相关;女生(OR=0.435,95%CI=0.299~0.633)、相对较好的经济条件(OR=0.289,95%CI=0.145~0.576)、气质类型为胆汁质(OR=0.295,95%CI=0.160~0.544)和多血质(OR=0.351,95%CI=0.209~0.590)是校园欺凌的保护因素;单亲家庭(OR=1.291,95%CI=1.009~1.652)、相对较差的经济条件(OR=3.394,95%CI=1.641~7.019)、成绩较好(OR=2.253,95%CI=1.320~3.847)是校园欺凌的危险因素。调查对象认为完善制度防制校园欺凌最为有效(65.54%),其次是社会环境改善(56.69%)等。结论应根据遭受校园欺凌的高危因素,以及从学生视角选择制定有效的校园欺凌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