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收藏

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作     者:张林娜 侯静波 

作者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心肌缺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出 版 物:《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年 卷 期:2014年第22卷第2期

页      面:122-12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斑块侵蚀 钙化结节 斑块破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摘      要: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最常见的原因.而导致血栓形成的最常见机制为斑块破裂(PR)、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CN) [1-3].对心脏性猝死(SCD)的患者进行尸检发现,PR最常见[1,4],破裂倾向的斑块有几种组织学特征:(1)薄纤维帽(65 μm);(2)大的脂质池;(3)纤维帽附近巨噬细胞聚集[4-5].同时也发现,很大一部分血栓形成的病变与潜在的斑块破裂并没有什么关系.van der Wal等[61发现在20例SCD患者中有60%发生PR,其余40%仅表现斑块侵蚀.Virmani等[1]对200例SCD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只有1/3存在PR,35%的血栓病变并没有PR.与血栓形成的病理相关性最低的是CN.由于缺乏易于识别的诊断形式,斑块侵蚀和CN在ACS患者中的发现率大大降低.本文将从临床表现、病理及影像学检查三方面对斑块侵蚀和CN进行描述,探讨其在ACS发病中的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