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刑法中“虚假诉讼”的犯罪学分析——以《刑法修正案(九)》生效... 收藏

刑法中“虚假诉讼”的犯罪学分析——以《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后的40份判决书为样本

A Criminological Analysis of “False Litigation” in Criminal Law:Taking 40 Judgements as Samples Following the “Amendment(IX) of the Criminal Law”

作     者:段宇衡 DUAN Yu-heng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版 物:《阴山学刊》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年 卷 期:2018年第31卷第4期

页      面:90-97页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 03[法学] 030104[法学-刑法学] 

主  题:虚假诉讼 犯罪学特征 救济渠道 识别机制 合法性审查 

摘      要:对刑法中虚假诉讼进行犯罪学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行为人多共同犯罪与初犯,学历低,经商为主;行为多针对弱势群体,多发于经济发达地区,恶意串通型与单方侵害型数量均衡,以伪造一般合同债务、起诉1次数居多;虚假诉讼多以调解结案,隐秘性高。因此,应完善诉讼宣誓制度、证据审查机制与虚假诉讼识别、预警机制,拓宽被害人的救济渠道,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坚持意思自治与合法性审查的有机统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