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川西平原香樟林和香椿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收藏

川西平原香樟林和香椿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Meso-Micro Soil Fauna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innamomum camphora and Toona sinensis Plantations in Western Sichuan Plain

作     者:董玉梁 余胜 卫芯宇 温娅檬 吴福忠 DONGYu-liang;YU Sheng;WEI Xin-yu;WEN Ya-meng;WU Fu-zhong

作者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林业局四川乐山614000 

出 版 物:《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8年第36卷第3期

页      面:344-349,3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526和31622018)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017TD0022) 

主  题:土壤动物 多样性 植被类型 同功能种团 干漏斗法 

摘      要:【目的】了解川西平原两种常见人工林植被模式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方法】在川西平原典型区域选取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和香椿(Toona sinensis)林2种常见人工林植被模式,以林旁空地为对照,采用干漏斗法(Tullgren)分离并鉴定土壤动物。调查了凋落物层、0~10 cm土层以及10~20 cm土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同功能种团特征。【结果】调查发现3种土地利用模式下共捕获土壤动物348只,分属7目13科,香樟林中包含11个类群,香椿林中包含13个类群,两者优势类群均主要为蜱螨目土壤动物,在空地中仅存在3个类群;相对于空地,香樟林和香椿林具有相对丰富的土壤动物多样性;但相对于香樟林,香椿林的土壤动物多样性较高(P杂食性植食性捕食性。方差分析表明,3种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均有显著影响(P香樟林空地。【结论】人工林植被的构建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动物类群,改变土壤动物分布特征及其同功能种团的结构,但受到林木类型的显著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