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 收藏

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

作     者:欧阳钦 潘国宗 温忠慧 万学红 胡仁伟 林三仁 胡品津 

作者机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出 版 物:《胃肠病学》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年 卷 期:2001年第6卷第1期

页      面:56-5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炎症性肠病 IBD 诊断 治疗 规范化 

摘      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后者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先后于1978年(第一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杭州)及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太原)两次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IBD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本次会议(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成都)对这些标准多年来的实施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加以讨论并作进一步修改,增加了 治疗建议部分,现公布如下,供国内同道参考.(欧阳钦,潘国宗,温忠慧,万学红,胡仁伟,林三仁,胡品津整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