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改进综合标识指数法在地下水方面的应用——以赵川盆地为例 收藏

改进综合标识指数法在地下水方面的应用——以赵川盆地为例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 Method to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A Case Study of Zhaochuan Basin

作     者:谢川 李子君 王滨 刘禄 曹文洁 XIE Chuan;LI Zi-jun;WANG Bin;LIU Lu;CAO Wen-jie

作者机构: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31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1 

出 版 物:《节水灌溉》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年 卷 期:2018年第9期

页      面:56-61页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群矿采煤驱动下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水循环影响机制研究"(41130637) 

主  题:AHP-因子分析法 综合标识指数法 水质评价 赵川盆地 

摘      要:传统的综合标识指数法主要用于地表水体的研究且权重计算中采用的是等权重法。为了完善其方法的缺点及使用的局限性,采用AHP-因子分析法的综合标识指数法,对赵川盆地的地下水水质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并采用传统的水质评价方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对改进的综合标识指数法的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质量主要以Ⅱ类和Ⅲ类水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F-、NO-3、TH(总硬度)、Fe和SO2-4,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在地下水质量评价方面的有很大的适用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