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MPTP偏侧恒河猴帕金森病模型研究 收藏

MPTP偏侧恒河猴帕金森病模型研究

Establish of hemiparkinsonism rhesus monkey model by un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jection of MPTP

作     者:马羽 张凯 张建国 胡文瀚 孟凡刚 张颖 张东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0 长春挺进医院检验科 

出 版 物:《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ereotactic and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年 卷 期:2008年第21卷第4期

页      面:212-21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编号:2004-B-26) 

主  题:帕金森病 恒河猴 甲基-苯基-四氢吡啶 颈内动脉注药 

摘      要:目的对血管介入法、手术夹闭颈外动脉行颈总动脉穿刺、单纯颈总动脉穿刺三种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制备偏侧猴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模型的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偏侧猴PD模型的制作技术及效果。方法健康恒河猴6只行单侧颈内动脉MPTP注射,其中2只于DSA下行血管介入法注药;2只采用夹闭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注药;2只行单纯颈总动脉注药。术后采用行为学观察和评估,包括运动障碍评分、阿扑吗啡诱发旋转实验等。猴处死后两侧黑质组织切片,NISSL和酪氨酸氢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血管介入法和夹闭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注药法均一次建模成功;单纯颈总动脉注药法的2只分别于重复注药2次和3次后成功。行为学观察可见猴的自主运动明显减少,运动障碍评分l个月后稳定在6分以上。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试验可诱发出向健侧旋转行为。病理检查可见注药侧黑质内神经细胞缺失减少,残留神经元变性。黑质纹状体区TH阳性多巴胺神经元较正常侧减少65%以上。结论血管介入法、颈外动脉夹闭颈总动脉注药法和单纯颈总动脉注药法均能够建立满意的偏侧猴PD模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