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模型内关穴位埋针后血管新生及成纤维细胞生长... 收藏

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模型内关穴位埋针后血管新生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

Angiogenesis and expression of fibroblastic growth factor mRNA and protein after needle-embedding therapy of Neiguan in miniature pigs with myocardial ischemia injury

作     者:杨孝芳 崔瑾 刘小雨 徐照 张小珊 冯麟 王兴桂 钱宁 Yang Xiao-fang;Cui Jin;Liu Xiao-yu;Xu Zhao;Zhang Xiao-shan;Feng Lin;Wang Xing-gui;Qian Ning

作者机构: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贵州省贵阳市550002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市200072 贵阳中医学院基础部功能形态实验室贵州省贵阳市550002 贵阳中医学院动物研究所贵州省贵阳市550002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11年第15卷第46期

页      面:8630-8634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8[工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基  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J2109号) 课题名称:内关穴埋针对小型猪心肌缺血损伤修复信号传导的研究 

主  题:内关 膈俞 毛细血管密度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缺血 小型猪 埋针 

摘      要:背景:血管生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心肌缺血损伤后修复关系密切,针刺内关防治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是否与此有关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新生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穿线但不结扎,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造模的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小型猪经冠脉结扎后心肌毛细血管密度降低(P0.01),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7d,损伤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增加(P0.05或P0.01),内关组优于膈俞组(P0.05);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小型猪经冠脉结扎后心肌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或P0.01),内关和膈俞穴位埋针治疗均可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内关埋针效果最明显(P0.05)。揭示内关、膈俞穴位埋针均可通过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改善缺血心肌的损伤,且内关优于膈俞。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