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缘起、误区及应对 收藏

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缘起、误区及应对

On the Digital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Genesis of the Issue, Misunderstanding, and Measures for Solving It

作     者:刘沛林 李伯华 Liu Peilin;Li Bohua

作者机构: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传统村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 

出 版 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8年第5期

页      面:140-14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3304[工学-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 方法和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6ZDA1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传统村落 数字化 保护 误区 对策 

摘      要:传统村落保护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除了常规的实物遗产保存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之外,数字化保护是传统村落保存的新技术手段之一,有助于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确记录、广泛传播和永续传承,也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基于现实需要、创新需求和经验借鉴的现实背景,我国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焦点问题之一。但当前我们对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依然存在诸多误区,数字化技术也面临着技术体系不完善、技术标准不统一、操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从部门合作与学科融合的视角,明确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基本理念,实现认知上的三个转变,着重解决数字化保存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制定这两大核心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