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青岛266003
出 版 物:《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Qingdao Universitatis)
年 卷 期:2000年第36卷第4期
页 面:238-24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AIL P53蛋白
摘 要:1目的 研究 bcl- 2与 P5 3蛋白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AIL )中的表达 ,探讨 AIL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变性质及恶性转化的可能机制。 2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PCR技术检测 bcl- 2与 P5 3蛋白表达及bcl- 2 /Ig H融合基因 ,同时选择非霍奇金病 (NHL ) 2 0例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0例作为对比研究。 3结果 AIL病人 bcl- 2与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3.6 % (14/2 2 ) ,31.8% (7/2 2 ) ,bcl- 2 ,P5 3蛋白表达在 AIL与 NHL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AIL中 bcl- 2 /Ig H融合基因检出率为 4.6 % (1/2 2 )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人中也检出 bcl- 2 /Ig H融合基因 (1/10 )。 4结论 bcl- 2与 P5 3蛋白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细胞凋亡 ,均参与 AIL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 ,AIL可能为不同原因、不同性质的疾病共有的临床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