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部静脉血栓一例报告 收藏

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部静脉血栓一例报告

作     者:洪天生 孙淑银 曾小峰 

作者机构:福建省晋江市中医院风湿科362200 山东省即墨市医院风湿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出 版 物:《北京医学》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年 卷 期:2005年第27卷第4期

页      面:207-20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贝赫切特综合征 并发症 下肢深部静脉血栓 诊断 血管彩超 深部静脉造影 

摘      要:患者男,53岁,1977年起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及外生殖器溃疡,每年发作2~3次;1983年2月出现左小腿肿胀,行走困难;4月出现结节红斑,位于小腿和上肢前臂,多于春夏季节发生,5~8d后可自行消失,未予任何治疗.2004年2月出现发热,体温38℃,给予抗生素(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注射处皮肤出现脓疱.当地医院查针刺反应阳性,诊断为贝赫切特综合征(简称BD),给予泼尼松及硫唑嘌呤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2004年6月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就诊时症状同前.既往无手术史,无外伤史,无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史,无遗传病史,无特殊嗜好.查体:T36.5℃,BP 130/85mmHg,心肺无阳性体征,口腔、外生殖器未见溃疡,双上肢可见陈旧性斑块,左下肢明显较右下肢肿胀.辅助检查:ANA、抗dsDNA(-),抗ENA(-),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10.7s,纤维蛋白原定量(d-FIB)2.36g/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98,抗心磷脂抗体(ACL)(-),ANCA(-),ESR 2mm/h,CRP(-),针刺反应(+),PPD实验(-),下肢静脉彩超示左髂外、股总、股深静脉陈旧性血栓,完全闭塞,静脉周围侧支循环形成.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诊断为BD合并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给予秋水仙碱0.5mg,3次/d,低分子肝素(速碧林)0.6ml,1次/12h,皮下注射,第18天起使用华法林3mg,1次/d,并嘱患者定期检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在2~3之间.1个月后随诊,患者无任何不适,目前继续使用华法林和秋水仙碱治疗.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