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原代培养神经细胞膜经N-甲基-D-天冬氨酸和MK-801作用... 收藏

原代培养神经细胞膜经N-甲基-D-天冬氨酸和MK-801作用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Atomic force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the neurons membrane in primary culture after treatment with N-Methyl-D-Asph

作     者:郁毅刚 徐如祥 柯以铨 姜晓丹 刘少君 杨延莲 

作者机构: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282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神经生物研究室北京10085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纳米科技中心纳米化学实验室北京100871 

出 版 物:《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Journal of Firs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02年第22卷第11期

页      面:988-99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1[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961) 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01Z054) 

主  题:N-甲基-D-天冬氨酸 细胞膜 超微结构 神经元 药物作用 原子力显微镜 

摘      要:目的:对比观察正常培养皮层神经元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及其受体拮抗剂-MK-801作用下膜表面三维构像形态的改变。方法:利用分辨率为0.1-0.01nm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膜表面进行纳米尺度的扫描观测。结果:正常神经元膜表面光滑,起伏均匀,隆起的颗粒状蛋白密集,间隔规律。NMDA损伤后神经元破碎,崩解,膜失去连续性,NMDA+MK-801作用下神经元膜皱折增加,边缘粗糙,起伏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1)AFM具有分辨率高,制样简单特点,(2)AFM能细微地分辨损伤保护作用后引起的细胞膜表面三维形态改变。(3)NMDA作用后膜结构开始解体,膜蛋白颗粒聚集增大,脂质凹陷加深,间距增宽,表面粗糙度增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