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出 版 物:《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W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
年 卷 期:2009年第30卷第5期
页 面:218-223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医学]
摘 要:氟喹诺酮是一类具有浓度依赖性杀菌作用的广谱抗菌药,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院内重度感染。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耐药机制主要包括靶酶突变、外排机制和质粒介导耐药。游离药物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与其最小抑菌浓度的比值(AUC:MIC)是决定这类药物能否达到最佳杀菌效果以及预防出现耐药性的关键药效学参数。除对肾功能损害患者应考虑适当调整氟喹诺酮给药剂量外,肝功能不全、细胞外液累积及烧伤患者均无需调整剂量。对重症患者而言,氟喹诺酮治疗方案的优化涉及多个因素,应视患者个体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并在综合考虑致病菌的MIC、氟喹诺酮的药效学/药动学性质以及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学状态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给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