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
出 版 物:《上海金属》 (Shanghai Metals)
年 卷 期:2018年第40卷第6期
页 面:7-11页
学科分类:080503[工学-材料加工工程] 08[工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2[工学-机械工程] 080201[工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 金:上汽集团科技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1619-铝合金副车架关键技术研究)
摘 要:应用冷金属过渡焊(CMT)对2. 5 mm厚的6082铝合金薄板进行对接拼焊,对比了热输入不同的两种焊接接头1号与2号试样的组织与性能。显微组织观察表明,从焊缝中心到熔合线附近的组织依次为等轴树枝晶、柱状树枝晶及柱状晶。显微硬度结果显示,从母材至焊缝中心,分别在热影响区的过时效区和焊缝中心存在两处软化效应。在拉伸试验中,热输入更低的1号试样的断后伸长率优于2号试样。1号试样拉伸断裂在热影响区的过时效区,主要由于焊接热循环导致了热影响区内强化相的粗化所致; 2号试样的断口则在熔合线附近,主要由于热输入较大导致的焊缝余高较高,残余应力较大,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断后伸长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