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RS与GIS的典型黑土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海伦市为例 收藏

基于RS与GIS的典型黑土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海伦市为例

Analysis of Landuse Dynamic in Typical Blacksoil Region Based on GIS and RS——A Case Study of Hailun County

作     者:谢叶伟 刘兆刚 赵军 李勇 张磊 

作者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0年第30卷第3期

页      面:428-43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9[农学] 0804[工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602[工学-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102[工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200813-01)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INFO-115-C01-SDB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L09CA11)资助 

主  题:土地利用变化 GIS 转移矩阵 人为驱动力 

摘      要:以海伦市1986年,1995年和2007年3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对沿海市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旱田和水田面积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增长速率由快变缓,主要由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转换而来。②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持续下降;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的面积一直保持着增加态势,增长速率由缓变快,使得土地利用强度有所上升。③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优势度整体上升、景观多样性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城乡建设用地的类斑近圆指数最大,林地、未利用土地和水域斑块破碎度增加。④人为因素中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