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泌尿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出 版 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1999年第20卷第3期
页 面:137-14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摘 要:(1)建立Ⅰ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Ⅰ)的基因诊断方法;(2)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变方式,以优化基因诊断。方法:(1)采用Southern杂交和PCR方法,调查ADPKDⅠ基因3′端单拷贝区突变情况;(2)PCR扩增分析微卫星SM7。结果:将AH4与16例患者的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后,均显示有正常的15kb的杂交片段。对27例患者ADPKDⅠ基因3′端AH4和JH14两探针间的5.72kb基因组DNA行PCR扩增后,未发现5.5kb基因组DNA缺失。109名正常人SM7PCR扩增显示,其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76,3个家系的SM7等位片段与疾病基因连锁关系明确。结论:在汉族中:(1)ADPKDⅠ基因3′端单拷贝区无常见性大片段基因组DNA缺失类突变;(2)SM7所含PIC较高,用其可在70%~80%的ADPKDⅠ家系中作出基因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