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
出 版 物:《土壤学报》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1年第48卷第3期
页 面:540-54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29) 江苏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BK2007535)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65)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甘薯) IPNI合作项目(JIANGSU-11)共同资助
主 题:高温高压灭菌土壤 有机质 比表面积 pH 阳离子交换量 游离铁铝氧化物 电荷零点
摘 要:以中国8种典型土壤(砂质潮土、壤质潮土、黄泥土、乌栅土、红壤、红黏土、赤红壤和砖红壤)为代表,首先比较土壤高温高压间歇灭菌前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以评估灭菌效果,其次评价灭菌前后主要土壤性质的变化,包括土壤有机质(OM)、比表面积(SSA)、pH、阳离子交换量(CEC)、游离铁铝氧化物(Fed、Ald)、电荷零点(ZPC)。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对部分理化性质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除砂质潮土和红壤高温高压灭菌后OM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6种土壤的OM含量受该灭菌方法的影响不大;酸性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pH受高温高压灭菌影响较大,而碱性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则影响不大;所有供试土壤的SSA均显著降低,而CEC和Fed,Ald没有显著变化;4种可变电荷土壤中,红黏土、赤红壤和砖红壤的电荷零点(ZPC)没有变化,而红壤的ZPC则显著降低,且未出现于本研究测定的pH范围内(pH2.5-8)。由于土壤是一个复杂的多物质体系,受高温高压灭菌导致其性质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