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使用的角膜刀片及吸血棉签细菌培养结... 收藏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使用的角膜刀片及吸血棉签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The investigation of microbial culturing of microkeratome blades and sponges used in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作     者:庞辰久 王丽娅 孙声桃 韩磊 李翔 PANG Chen-jiu;WANG Li-ya;SUN Sheng-tao;HAN Lei;Li Xiang

作者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 

出 版 物:《中华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年 卷 期:2012年第48卷第5期

页      面:394-39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主  题:细菌学技术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 外科器械 明胶海绵,吸收性 

摘      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使用的角膜板层刀片及吸血棉签细菌对手术后感染的风险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09年3月至4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106例近视眼患者行LASIK手术者,对手术中使用的板层角膜刀片(106个)及棉签(212个)进行细菌培养,阳性者进一步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两侧眼间棉签阳性率及刀片与棉签阳性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不同性别刀片阳性率及不同药物敏感性的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106个刀片8个有细菌生长,阳性率为7.55%,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其中男女各4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212个棉签23个培养阳性,阳性率为10.38%,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其中右眼12个,左眼11个,左右眼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31个培养阳性菌株对加替沙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性百分比依次为:100.00%(31/31)、96.77%(30/31)、93.55%(29/31)、90.32%(28/31)和74.20%(23/31)。所有患者手术后6个月均无感染。结论常规LASIK术中角膜刀片及术中使用的棉签可培养出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其对三、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加替沙星)以及妥布霉素滴眼液敏感,手术前后合理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对预防手术后感染有重要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