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00
出 版 物:《渔业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12年第33卷第4期
页 面:99-106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201103034) 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7) 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2011BAD13B10) 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07ZD01 2012YD02) 广东省科技计划(2012B020308003) 广东省鱼病防治专项(2130108)共同资助
摘 要:分别将微绿球藻、啮噬隐藻和绿色颤藻进行单培养和混合培养,分析其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及竞争作用。结果表明,3种微藻对氮磷的吸收速率为颤藻微绿球藻隐藻,培养至第10天时,无机氮的吸收量分别为13.496、7.533和6.739mg/L,无机磷的吸收量分别为2.165、0.581和0.510mg/L。以通径分析法研究3种微藻两两混合培养时对氮、磷的作用程度,发现微绿球藻和颤藻共培养,二者对氮磷的吸收量均有所降低;微绿球藻和隐藻共培养,微绿球藻对氮磷的吸收起主要作用;隐藻和颤藻共培养,隐藻被颤藻抑制,颤藻对氮磷的吸收远大于隐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