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0-2011年广州市某社区流动人口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 收藏

2010-2011年广州市某社区流动人口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Epidemic characterization of viral diarrhea among migrant children in Guangzhou during 2010 to 2011

作     者:胡婷婷 冀新凤 陈慧芳 姚月娴 罗敏红 李美青 黄燕惠 罗灿 陈清 俞守义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控制科广东汕头515041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病案科广东广州510010 

出 版 物:《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

年 卷 期:2013年第17卷第4期

页      面:359-361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0404[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医学] 

主  题:轮状病毒 腺病毒科 星状病毒科 儿童 腹泻 

摘      要: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流动人口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12月在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收集年龄在5岁以内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12份,并收集患儿临床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群轮状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粪便标本。结果 312份标本中检出单一病毒感染181例,占58.01%(181/312),轮状病毒(rotavirus,RV)、诺如病毒(norovirus,NV)、腺病毒(adenovirus,Ad)和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检出率分别为44.55%(139/312)、12.50%(39/312)、8.01%(25/312)和6.41%(20/312),混合感染占13.14%(41/312),患儿主要以2岁内为主。调查期间4种病毒阳性标本检出高峰总体分别为10月、8月、5月和11月。结论广州流动人口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多样,以轮状病毒为主,且不同病毒流行高峰有一定差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