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p16基因修饰的小鼠肾癌细胞体内致瘤性观察 收藏

p16基因修饰的小鼠肾癌细胞体内致瘤性观察

Experimental study on tumorigenicity of p16 transduced renal cancer cells

作     者:王林辉 闵志廉 钱松溪 孙颖浩 弭静 鞠佃文 曹雪涛 

作者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上海200433 长征医院泌尿外科 长征医院免疫学教研室 

出 版 物:《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年 卷 期:2000年第21卷第11期

页      面:653-65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肾肿瘤 肾癌 p16基因 基因治疗 体内致癌性 

摘      要:目的 探讨 p16基因修饰后小鼠肾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变化。 方法 将携带 p16基因腺病毒体外转染的小鼠肾癌Renca细胞 ,p16基因修饰的肾癌细胞、野生型肾癌细胞及对照基因LacZ修饰的肾癌细胞分别接种于小鼠皮下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存活时间 ,每组 10只小鼠。 结果 经p16基因修饰的肾癌细胞在小鼠体内出现肿瘤的时间在Adp16基因实验组比野生型对照组及AdLacZ对照组晚 5天 ,且肿瘤生长缓慢 (P 0 0 5 )。小鼠存活时间 :野生型对照组为 (2 7.0±2 2 )d ,AdLacZ组为 (2 9.0± 2 .5 )d ,Adp16基因实验组为 (5 2 .0± 3 .4)d ,并有 3只小鼠长期存活。肿瘤局部 p16蛋白表达测定显示p16基因已转入肿瘤细胞 ,并在癌体内有效表达。 结论 p16基因的导入能降低小鼠肾癌细胞的体内致瘤性 ,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