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3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科学》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4年第34卷第5期
页 面:1248-1257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3005 41063006) 国家"973"前期项目(2012CB426506) 贵州省科技厅(黔科合外G字7021 黔科合人才团队(2013)4024 黔教合KY字113
摘 要:于2012年11~12月采集贵州不同营养状况的6座水库--三板溪水库、龙滩水库、万峰湖水库、百花湖水库、红枫湖水库和阿哈水库水样,分析水体中汞的形态分布及与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水体汞形态及其分布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结果表明:6座水库总汞浓度的平均值为(5.8±4.99)ng/L,其中在阿哈水库的库中和百花湖水库的岩脚寨采样点存在不同于其它点的局部污染源;MeHg浓度平均值为(0.08±0.07)ng/L,阿哈水库的MeHg浓度较高是其它水库的2~10倍,约为0.26ng/L.在枯水期,贵州6座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不同,其中三板溪水库和龙滩水库为表现为贫营养型;万峰湖水库表现为为贫中营养型;百花湖水库和红枫湖水库表现为为中富营养型;阿哈水库为富营养型.富营养化指数与总汞、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皆呈显著正相关(r=0.477,P0.05;r=0.558, P0.05;r=0.502, P0.05, n=19).富营养化对水库生态系统中形态汞之间的迁移和转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溶解态汞和甲基汞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水体中汞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