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10008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10008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100083
出 版 物:《中华麻醉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年 卷 期:2001年第21卷第5期
页 面:269-2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7[医学-麻醉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手术病人椎管内麻醉后用咪达唑仑镇静 ,脑电双频谱指数、咪达唑仑血药浓度和镇静深度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4 4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 ,不用术前药。分为老年组 (6 1~ 82岁 )和年轻组 (19~ 4 3岁 ) ,每组 2 2例。为尽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采用靶控输注。咪达唑仑靶浓度从 5 0ng/ml起渐增 ,直至病人对轻推无反应 (意识消失 ) ,每个浓度维持 15min。连续记录EEG参数 在每一稳态血药浓度末 ,记录BIS、95 %SEF ,桡动脉取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咪达唑仑血药浓度 ) ,并评定镇静深度 (OAA/S评分法 )。用Spearman’s等级相关进行相关分析 ,并计算预测概率 (Pk)值。结果 两组BIS(r =0 935~ 0 95 5 )与镇静水平的相关性优于血药浓度 (r = 0 84 9~ 0 870 )和 95 %SEF(r =0 5 0 3~ 0 5 71)。BIS的Pk值高 (0 94 2~ 0 972 )。在同一镇静评分 (OAA/S 4~ 1)时 ,老年组BIS值明显高于年轻组 (P 0 0 1) ,而血药浓度低于年轻组。结论 BIS在监测咪达唑仑镇静水平及预测意识消失方面有重要价值。在同一镇静评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