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 收藏

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传播的视角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Consensus Guide so as to Adapt to the Communication De-massed and Differentiation Trends——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作     者:叶战备 

作者机构: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211815 

出 版 物:《江苏社会科学》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6年第3期

页      面:1-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5[文学]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民参与涉政网络事件的有序性研究"(批准号:14AZZ015)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政治学研究项目 

主  题:舆论引导 差异化传播 网络舆论 

摘      要:舆论引导是媒体姓党的必然要求。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相对于群体化、同质化传播而言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但在特定的场域中,由于制度相对于技术进步的滞后性,其冲突的一面往往也令人担忧。传统舆论引导所依赖的把关人理论在以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为主的网络舆论面前就显得大为逊色。究其原因,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在促发网络舆论上发挥着议程设置、信息扩散、认同建构以及剧目展示等五个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引起网络舆论危机是与源生事件发展、危机信息传播、政府管制、网民关注在同一个时间跨域内的互动共变状态函数。基于此,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认为,构建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的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推动媒介融合发展,形成大宣传工作局面;构建网络舆论信息收集与舆论态势研判预警机制;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引导监督考核机制以及构建网络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