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贸易顺差扩大为何长期并存?——基于引入贸易方... 收藏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贸易顺差扩大为何长期并存?——基于引入贸易方式的沉淀成本模型分析

Why RMB Appreciation and China's Trade Surplus Expansion Have Coexisted for A Long Time?——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Sunk Costs-Model Considering the Way of the Trade

作     者:叶芳 杜朝运 

作者机构: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厦门大学金融系福建厦门361005 

出 版 物:《经济经纬》 (Economic Survey)

年 卷 期:2015年第32卷第4期

页      面:43-4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6[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基  金: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团队项目(13SKGC-QT04) 

主  题:贸易方式 沉淀成本 无变范围 不敏感性 

摘      要:笔者从供给角度,考虑厂商的沉淀成本,结合我国贸易的特殊情况,综合借鉴Dixit的两个沉淀成本模型的思想,引入代表贸易方式的变量,构建模型,得到一个汇率的无变范围,以此解释为什么人民币升值而我国贸易顺差不减却反增。结论表明,要改变我国当前的贸易顺差状况,重要的是降低厂商的沉淀成本、改变贸易方式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增加贸易对汇率的敏感性,而不是过分强调人民币的升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