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物理与遥感研究室山东青岛266061
出 版 物:《遥感技术与应用》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年 卷 期:2018年第33卷第5期
页 面:915-92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1802[工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602[工学-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基 金:国家973计划项目重点专项项目"基于卫星组网的战略通道与战略支点环境安全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2017YFC1405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入高分时代的SAR海洋内波探测新途径"(61471136)
摘 要:高分三号(GF-3)SAR遥感卫星的发射为内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图像资料,利用其高空间分辨率和大幅宽成像的优势,能够对南中国海东沙岛附近的内波开展振幅和波速的高精度反演。采用高阶完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描述内波,建立反演振幅和波速的模型。收集2017年5月至8月南海东沙岛附近的GF-3遥感图像,探究南海陆坡处内波的振幅和传播速度演变。理论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与2013年该研究区域的实测数据对比,发现反演振幅大小基本与实测相近。内波自东向西传播过程中,水深变浅,非线性作用增强,频散作用减弱,振幅和传播速度都不断减小。这为定量研究内波的能量输送、耗散以及未来的预报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