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 收藏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3.0T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作     者:陈启龙 姚选军 高宏 Chen Qilong;Yao Xuanjun;Gao Hong

作者机构: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无锡21406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南京214023 

出 版 物:《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6期

页      面:893-896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无锡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引导资金项目(CSE31N1502) 

主  题: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老年人 

摘      要:目的 探究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45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及前列腺增生患者(PC30例,前列腺增生15例).行MRI及DCE-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比较.比较中央腺体非癌区、外周带非癌区以及前列腺癌区比较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值、速率常数(Kep)值、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值,并将PC组按Gleason评分进行分组.结果 中央腺体非癌区Ktrans值、Kep值、Ve值与外周带非癌区、前列腺癌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不同评分患者Ktrans、Ve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患者癌区Ktrans与Gleason评分成正相关(r =0.654,P0.05).结论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