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试管法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对行维持... 收藏

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试管法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结核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研究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s of Quantification ELISA Interferon-γ Release Test Assays and Tuberculosis Skin Test for Tuberculosis Patients Undergo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作     者:李洪 徐明芝 陈汝满 安娜 白亚飞 黄杏 王春莉 贺纪清 蔡莉 曾欣 韩丽珍 LI Hong;XU Mingzhi;CHEN Ruman;AN Na;BAI Yafei;HUANG Xing;WANG Chunli;HE Jiqing;CAI Li;ZENG Xin;HAN Lizhen

作者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海南省海口市570311 海南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海南省海口市570311 

出 版 物:《中国全科医学》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年 卷 期:2018年第21卷第36期

页      面:4464-447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基金(SF201307) 

主  题:血液透析 结核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菌素皮试试验 

摘      要:目的探讨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试管法(QFT)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对结核高流行地区(海南地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结核[包括隐性结核(LTBI)和结核病]患者的诊断、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5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时间3个月的患者1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QFT和TST,评估其对MHD合并结核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QFT阳性和TST阳性的影响因素。观察患者3年的预后情况,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最终156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男109例、女47例,平均年龄(54.4±16.6)岁,平均透析龄(1.9±0.4)年。MHD患者QFT阳性率为34.6%(54/156),TST阳性率为67.9%(106/156),TST与QFT结果无一致性(Kappa值=0.053,P=0.4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性别[OR=0.345,95%CI(0.144,0.828),P=0.017]、有无卡介苗接种瘢痕[OR=0.345,95%CI(0.144,0.828),P=0.017]是QFT阳性的影响因素;性别[OR=2.836,95%CI(1.120,7.177),P=0.028]、淋巴细胞分数[OR=3.573,95%CI(1.410,12.295),P=0.043]是TST阳性的影响因素。37例LTBI患者中11例转为肺结核(29.7%)。本组患者3年结核患病率为42 948.7/10万。MHD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7%、77.6%、69.9%,粗死亡率(CDR)为301.3/1 000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QFT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是生存的不利因素;抗结核治疗、前清蛋白升高是生存的有利因素(P0.05)。结论在海南地区,男性MHD患者QFT阳性率较高;TST与QFT对MHD合并结核的诊断无一致性。QFT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是生存的不利因素,抗结核治疗、前清蛋白升高是生存的有利因素。在结核高流行地区MHD患者合并LTBI、结核病的诊断依然需要结合流行病学、病史、结核易感因素、肺部影像学,排除其他感染,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需大力推进组织病理、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诊断措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