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流沙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季节变化及其与养殖活动的关系 收藏

流沙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季节变化及其与养殖活动的关系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quaculture in Liusha Bay

作     者:苏家齐 朱长波 李俊伟 李婷 陈素文 颉晓勇 张博 SU Jiaqi;ZHU Changbo;LI Junwei;LI Ting;CHEN Suwen;XIE Xiaoyong;ZHANG Bo

作者机构: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 

出 版 物:《渔业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39卷第6期

页      面:11-2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03[农学-渔业资源] 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与产业发展专项项目(z201501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南海水产研究所专项资金项目(2013zD01)共同资助 

主  题:流沙湾 浮游植物 聚类分析 养殖活动 

摘      要:流沙湾是中国海水珍珠南珠的主产区和广东省重要的贝类养殖区。为评估湾内养殖活动的环境效应,于2015~2016年对流沙湾海区进行了夏(8月)、秋(11月)、冬(2月)、春(5月)4个季节的浮游植物和海水理化因子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171种,包括硅藻门43属122种、甲藻门10属44种、蓝藻门2属2种、金藻门2属2种和裸藻门1属1种。流沙湾内湾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0.05~79.04)×10~4个/L,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夏季丰度远大于其他三季,内湾和外湾差异不显著。春季须状角毛藻(Chaetoceros crinitus)、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和明壁圆筛藻(Coscinodiscus debilis)为主要优势种,夏季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秋季优势种主要为拟弯角毛藻(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s)、奇异棍形藻(Bacillaria paradoxa)、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冬季主要优势种为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uswailesii)、柔弱根管藻(Rhizosolenia delicatula)、岛脆杆藻(Fragilaria islandica)。其中,奇异棍形藻为春、秋、冬季的优势种,红海束毛藻为春、夏、秋季的优势种。冗余分析表明,流沙湾浮游植物优势种在春季与水温和氨氮密切相关,夏季受透明度显著影响,而在秋、冬季受亚硝酸氮含量影响显著。流沙湾不同养殖区的浮游植物多态性和丰度有明显季节差异。与2012年相比,流沙湾外湾的养殖覆盖率提高了近50%,内湾的珍珠贝养殖减少了近90%,养殖品种、规模和分布格局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流沙湾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正是对其变化的一种响应。夏季鱼类网箱养殖提高了水域营养盐水平并降低了浮游植物多样性。大规模的扇贝养殖则导致了扇贝养殖区浮游植物丰度的降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