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综合科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北京100871
出 版 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50卷第6期
页 面:1083-10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不同着色方式的茶溶液着色离体牛切牙的效果及着色的持久性,探究茶溶液着色离体牙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选用牙冠唇面中1/3比色为A1色的牛切牙20颗,纵剖为40个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1组:2%(质量分数)茶溶液连续着色6 d; 2组:2%茶溶液着色6 d,每日换液; 3组:1%茶溶液连续着色6 d; 4组:1%茶溶液着色6 d,每日换液。6 d后,经Crystaleye比色仪测量牙冠唇面中1/3的Lab值并计算ΔE值,选出着色效果最佳的浓度组,使用国际通用标准牙刷切龈向轻刷牙面30次,测量并计算ΔE值,选出着色效果最佳的换液方式组观察其稳定性,将样本浸泡于人工唾液中37℃保存14 d,每天测量并计算ΔE值,选出着色效果稳定的时间。结果:着色6 d后,换液方式相同时,2%茶溶液着色效果优于1%组(20. 21 vs. 16. 44,24. 09 vs. 19. 22,P 0. 05),第3天明显变浅(1. 51 vs. 5. 89,P 0. 05),且深于着色前。结论:将离体牙在2%茶溶液连续着色6 d,然后将其保存在人工唾液中,第3~14天内着色效果稳定,可作为理想的离体牙着色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