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1996-2015年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收藏

1996-2015年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in Alpine Wetland of Bayanbulak Swan Lake during 1996-2015

作     者:徐晓龙 王新军 朱新萍 贾宏涛 韩东亮 XU Xiao-long;WANG Xin-jun;ZHU Xin-ping;JIA Hong-tao;HAN Dong-liang

作者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52 

出 版 物:《自然资源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33卷第11期

页      面:1897-19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60171 41305136) 

主  题:气候因子 湿地景观格局 遥感 高寒湿地 

摘      要:干旱区高寒湿地是极端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其景观格局演变受众多学者的关注。论文以1996、2006、2010年TM,2000年ETM和2015年OLI五个时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近20 a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20 a,湿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减幅为5.62%,减速为1.91 km2/a。湿地面积变化以2010年为分水岭,前15 a湿地面积较为稳定,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在77.24%~78.26%之间波动;近5 a湿地面积呈缓慢萎缩趋势,面积比例减少5.28%。2)景观水平上,景观破碎度增大,空间异质性增强,斑块形状趋于复杂;类型水平上,湿地斑块破碎度增加,形状趋于复杂,呈集中分布。3)当日最高气温低于18.7℃时,随日最高气温的增加,湿地面积趋于稳定,破碎度变化不明显;当日最高气温高于18.7℃时,随日最高气温的增加,湿地面积萎缩,破碎度增加。日最高气温对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影响明显大于年降水量。近20 a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呈现退化态势,湿地环境趋于逆向演变趋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