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管理处
出 版 物:《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18年第42卷第6期
页 面:106-11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440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5KJA220004)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工程(KYZZ16-0323)
主 题:土壤有机碳 化学组分 海拔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黄山松阔叶混交林
摘 要:【目的】明确海拔变化对黄山松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含量的影响及初步影响机理,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后,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方法】以黄山松在凤阳山的主要分布海拔范围1 000~1 800 m为准,选取1 200、1 500、1 800 m 3个海拔梯度,在每个海拔梯度的阳坡选取3个标准样地(20 m×20 m),用蛇形法于每块样地取样,带回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碳化学组分含量。【结果】随着海拔升高,土壤养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水溶性碳及有效磷含量在各海拔间差异性显著(P 0. 05);随海拔升高,烷基碳、N-烷氧碳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芳香碳、酚基碳及羰基碳含量则先减小后增大;烷氧碳和缩醛碳含量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1 200 m处羰基碳含量与其他两个海拔存在显著差异(P 0. 05)。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显示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羰基碳、烷基碳含量及Z烷基碳/Z烷氧碳的变化引起的。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总磷含量及土壤容重对有机碳分子结构复杂程度影响较强;土壤总氮含量与有机碳稳定性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海拔变化所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高海拔处温度过低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