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16ka以来冲绳海槽中南部沉积物物源演化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 收藏

16ka以来冲绳海槽中南部沉积物物源演化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

Sediment Provenance Change and Its Response to Paleochimate Change in the Middle Okinawa Trough since 16ka

作     者:王玥铭 窦衍光 李军 徐景平 蔡峰 温珍河 赵京涛 陈晓辉 WANG YueMing;DOU YanGuang;LI Jun;XU JingPing;CAI Feng;WEN ZhenHe;ZHAO JingTao;CHEN XiaoHui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广东深圳518055 

出 版 物:《沉积学报》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8年第36卷第6期

页      面:1157-116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704[理学-海洋地质]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077 41476070 4153096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429704) 

主  题:冲绳海槽 黏土矿物 物源 全新世 古气候 

摘      要:基于有孔虫AMS14C年龄年代框架,通过冲绳海槽中南部的OKT12孔沉积物黏土矿物的分析,探讨了16 ka以来冲绳海槽细颗粒沉积物的物源变化及其对源区气候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10 ka时黏土矿物组成发生明显变化,伊利石、绿泥石含量增加,高岭石、蒙皂石含量减少,指示物源由之前的长江和东海陆架源转变为台湾源。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长江河口和冲绳海槽距离增加,夏季风增强,黑潮增强,既搬运台湾来源物质,又阻碍长江物质跨陆架输运,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长江物质减少、台湾物质增加。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和绿泥石/(伊利石+蒙皂石)比值在4 ka以来增加指示全新世晚期台湾源区侵蚀强度发生变化。4 ka前后物源判别显示,OKT12孔沉积物来源由台湾东北部河流变为台湾东南部河流,反映了该时期季风降雨导致源区台湾不同区域的侵蚀差异,可能与ITCZ南移、ENSO活动增强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