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郑麦379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收藏

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郑麦379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new wheat cultivar “Zhengmai 379”

作     者:方保停 李向东 邵运辉 王汉芳 张德奇 岳俊芹 杨程 秦峰 

作者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中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郑州450002 

出 版 物:《江苏农业科学》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46卷第22期

页      面:60-63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300404 2017YFD03011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基金(编号:2018YQ00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专项基金 

主  题:冬小麦 播种期 郑麦379 生理特性 产量 

摘      要:郑麦379是201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给该品种高产栽培提供依据,2014—2015年研究播期播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150、225、300 kg/hm24个播量条件下,10月19日及之前播种对籽粒产量影响均较小。2015—2016年研究播种期对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9日及之前播种对籽粒产量影响较小,其原因是随播种期的推迟,穗粒数增加、千粒质量变化小;播种过晚(10月24日),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降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旗叶净光合速率(Pn)、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灌浆中期(5月10日和5月17日)整体呈降低趋势,灌浆后期(5月23日和5月30日)变化较小;旗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灌浆中期(5月10日和5月17日)整体呈降低趋势,但灌浆后期(5月23日和5月30日)整体呈增加趋势。可见,由于穗粒数的自身调节效应,郑麦379适播期较长,在10月中上旬播种产量差异不明显,10月下旬播种产量显著下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