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剂对高糖培养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 收藏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剂对高糖培养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Influence of inhibitors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on high glucose cultured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作     者:白月 郭健 BAI Yue;GUO Jian

作者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出 版 物:《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34卷第23期

页      面:2731-273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基  金:福建省卫生计生委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2016-ZQN-37)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青年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6-1-61) 

主  题: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摘      要:目的研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对高糖培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MECs,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SB203580(p38抑制剂)组、U0126(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组和SP600125(应激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组,各抑制剂组加入相应抑制剂10μmol·L-1预孵育1 h后,除空白组外,其他4组高糖处理24 h。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分布,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免疫印迹法检测PPAR-γ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空白组、模型组、SB203580组、U0126组和SP600125组的PPAR-γmRNA表达量比值分别为1. 00±0. 01,0. 79±0. 06,1. 01±0. 04,1. 19±0. 11和0. 73±0. 12;这5组MMP分别为0. 40±0. 02,0. 22±0. 01,0. 41±0. 01,0. 45±0. 01和0. 21±0. 01。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抑制剂组中,U0126组的上述指标升高最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PPAR-γ的蛋白水平变化与mRNA水平变化一致。结论在高糖环境中,抑制剂U0126可上调RMECs的PPAR-γ表达并减轻其线粒体损伤。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