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北京100049 南丹麦大学生命周期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北京100864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资源科学》 (Resources Science)
年 卷 期:2018年第40卷第12期
页 面:2341-235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28002)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3000150015)
主 题:物质流分析 钢铁存量 自下而上方法 IPAT方程 驱动力分析 重庆市
摘 要:钢铁存量的准确估算可为预测钢铁需求量、理论报废量、制定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重庆市全行政区面积为研究边界,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估算了1985—2014年重庆市钢铁存量及其行业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的钢铁总存量及人均存量在过去30年间分别增长了10倍和12倍,于2014年分别达到0.59亿t和1748kg/人;在钢铁存量的行业分布结构上,建筑钢铁存量的历年占比均达到50%以上,该结果与邯郸市、美国纽黑文市的钢铁存量行业分布模式相似。基于钢铁存量的估算结果,本文利用IPAT模型对重庆市钢铁存量的变化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是重庆市钢铁存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发展始终是最强劲的驱动力,而技术的负向作用表明,重庆市未来对钢铁的需求将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