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共亳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安徽亳州236800
出 版 物:《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18年第31卷第6期
页 面:6-9,32页
学科分类: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2017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历史演变 当代境遇与现实策略"(2017ZD002) 2017年亳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欠发达地区推进‘黑色发展’转‘绿色发展’方式研究--以亳州市为例"(A2017031)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2018年度科研咨政课题"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及形成逻辑研究"(BZDXKT2018004)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的高度,从不同维度和层面,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等。这些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有其内在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讲,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是其理论逻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实践要求是其实践逻辑;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其历史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