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出 版 物:《电化教育研究》 (E-education Research)
年 卷 期:2018年第39卷第12期
页 面:21-2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10[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比较和推进战略研究"(课题编号:ACA160012) 2017年度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科创项目"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者学业画像模型与刻画"(项目编号:ykc17078)
摘 要: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使得信息化成为教育变革的希冀。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近乎四十年的艰苦探索过程中,其本身在实际学校中扮演什么角色?在变革的路上走了多远?其革命性影响发生几何?文章试图从学校的视角还原当下教育信息化的原生态面貌,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寻找突破口。文章运用访谈法获取当前一线教师与领导的真实声音,借助质性分析工具对资料进行处理与编码,运用扎根理论建立了发展愿景→供给关系→基础配置→技术态度→实践应用的教育信息化完整的故事主线,刻画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原生态。发现信息化正在逐步形成可预期的蓝图,定制与统筹成为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基础配置大体满足常态化教学需求,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在矛盾之中得以突破,学校反复探索个性化的应用模式。而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学科对口资源体系不健全,技术问题频现,信息化负担加剧,负面效益日益凸显,谁来买单的矛盾出现等现实症结。为此,后续的工作重点应当落在重组资源逻辑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实现增能减负的技术目标;调和教育信息化需求与服务的矛盾关系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