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赤芍萜苷组分抗缺血缺氧损伤的代表性成分的发现与验证 收藏

赤芍萜苷组分抗缺血缺氧损伤的代表性成分的发现与验证

Discovery and verification of representative ingredients of Chishao terpene glucoside components against ischemia and hypoxia injury

作     者:封亮 柯仲成 汪刚 林传燕 石心红 贾晓斌 FENG Liang;KE Zhong-cheng;WANG Gang;LIN Chuan-yan;SHI Xin-hong;JIA Xiao-bin

作者机构: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江苏南京211198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出 版 物:《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8年第53卷第12期

页      面:1954-196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3620)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资助项目(SWYY-CXTD-004)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7A394) 

主  题:赤芍 萜苷组分 缺血缺氧损伤 代表性成分 

摘      要:组分的发现与确证是组分制剂研究的前提。分子对接技术与药效活性评价为赤芍萜苷组分(CSTGC_S)抗缺血缺氧损伤的代表性成分发现并验证提供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UPLC-TOF/MS/MS定性分析CSTGC_S的化学成分,与心肌缺血关键受体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并以Libdockscore筛选主要活性成分;建立H9c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以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为评价指标,辨识能代表CSTGC_S防治心肌缺血的成分组合;进一步以细胞凋亡指数、凋亡蛋白和线粒体相关mRNA表达,验证其对缺氧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最终确定CSTGC_S的代表性成分。结果显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可与4TWT、3O4O、4KZN和1M9J等靶蛋白在空间、能量上匹配且含量较高,为CSTGC_S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调节CK、LDH、SOD、MDA和维持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凋亡方面,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组合与CSTGC_S作用无统计学差异,确定为CSTGC_S抗缺血缺氧损伤的代表性成分,为组分整体性质及制剂研究提供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